蝇(昆虫纲动物)详细资料大全
蝇字从虫从黾,“黾”为“吃食少而繁殖多”的意思,“蝇”本义是“吃食少繁殖多的虫子”。双翅目环裂亚目蝇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已知约3000种,中国已知约500余种。该科分若干亚科,其中绝大部分非吸血性,而螫蝇亚科则为吸血性。两类的主要区别在于口器。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蝇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纲 :昆虫纲 目 :双翅目 亚目 :环裂
亚目 科 :尖翅蝇科 已知分科,形态,生活史,生态,常见蝇种,与疾病的关系,防治原则,成蝇的饲养管理,蝇种选择,饲料配制,蝇的饲养管理,蝇群结构,蝇卵的收集, 已知分科 蝇(flies)属双翅目,环裂亚目(Cyclorrhapha),全部已知分科为: 蝇 尖翅蝇科 Lonchopteridae 蚤蝇科 Phoridae 头蝇科 Pipunculidae 食蚜蝇科 Syrphidae 隐芒蝇科 Cryptochetidae 甲蝇科 Celyphidae 斑腹前雀蝇科 Chamaemyiidae 实蝇科Tephritidae 果蝇科 Drosophilidae 刺股蝇科 Megamerinidae 茎蝇科 Psilidae 圆目蝇科 Strongylophthalmyiidae 突眼蝇科 Diopsidae 禾蝇科 Opomyzidae 奇蝇科 Teratomyzidae 寡脉蝇科 Asteiidae 潜蝇科 Agromyzidae 秆蝇科 Chloropidae 蜣蝇科 Pyrgotidae 眼蝇科 Conopidae 粪蝇科 Scathophagidae 花蝇科 Anthomyiidae 厕蝇科 Fanniidae 蝇 蝇科举悔芹 Muscidae 丽蝇科 Calliphoridae 麻蝇科 Sarcophagidae 寄蝇科 Tachinidae 胃蝇科 Gasterophilidae 狂蝇科 Oestridae 皮蝇科 Hypodermatidae 虱蝇科 Hippoboscidae 全世界已知10000余种,中国记录有1600余种。国内与卫生有关的住区蝇类,多属花蝇科(Anthomyiidae)、厕蝇科(Fanniidae) 、蝇科(Muscidae)、丽蝇科(Calliphoridae)、麻蝇科(Sarcophagidae)等。幼虫营专性寄生的有狂蝇科(Oestridae)、皮蝇科(Hypodermatidae)、胃蝇科(Gasterophilidae)等。 形态 成虫体长4~14mm。一类体呈暗灰、黑灰、黄褐、暗褐等色,另一类多呈蓝绿、青、紫等金属光泽。全身各种蝇类大小不一,一般正毕为6—14毫米,全身密生短毛,体色有灰黑色,蓝绿色,青灰色各异。有些蝇具金属光泽。口器多为舐吸式,少数种类为刺吸式,复眼大,触角短而具芒。仅有一对前翅。幼虫无头和足,称蝇蛆。 丝光绿蝇 头部 近半球形。复眼大,通常雄蝇两眼间距离较窄或相接,雌蝇较宽,或雌雄复眼距离区别甚微,或无区别。头顶有3个排成三角形的单眼。颜面中央有1对触角,分3节,第3节最长,其基部前外侧有1根触角芒。非吸血蝇类的口器为舐吸式,由基喙、中喙和口盘(含1对唇瓣)组成,基喙上有1对单节触须。口器可伸缩摺叠,以口盘直接舐吸食物。吸血蝇类的口器为刺吸式,中喙较细长而坚硬,唇瓣退化,喙齿发达。 胸部 前、后胸退化,中胸特别发达。中胸背板上鬃毛的排列、斑纹等特征是分类的依据。在中胸背板两侧有膜质翅1对,除短的前缘脉和亚前缘脉外,有6条不分支的纵脉和1条腋脉,其中第4纵脉末端的弯曲形状为分类鉴别特征。翅基部有翅瓣和上、下腋瓣,下腋瓣有的不发达或退化。在后胸侧板的上方有1对平衡棒。足上多毛,跗节分5节,末端具爪及发达的爪垫各1对和单一的刚毛状爪间突,爪垫密布纤毛,可分泌粘液具粘附作用并能携带病原体(图18-13)。 腹部 圆筒形,末端尖圆。背板可见4~5节,其余各节形成尾器。雌蝇通常形成产卵器,产卵时伸出。雄蝇外生殖器的特征是蝇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生活史 蝇为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期。多数种类产卵,有些种类(如狂蝇、舌蝇、多数麻蝇等)直接产幼虫。 麻蝇 卵 香蕉形,长约1mm,乳白色。常数十至数百粒堆积成块。在夏季,卵产出后1天即可孵化。 幼虫 除少数体扁和节上有棘状突外,多数为圆柱形,前尖后钝。无足无眼,多呈乳白色。幼虫分3龄。家蝇1龄幼虫长2mm,3龄幼虫约8~10mm。头1节尖小,有1对口钩外露;胸3节,第1节两侧有前气门1对;腹10节,可见8节,后2节很小位于第7、8节的腹面,第8节后侧有后气门1对,由气门环、气门裂和气门钮组成。气门裂数1、2、3龄幼虫各为1、2、3个。第10节变为肛板,中间有肛孔。幼虫的口钩、前气门、后气门以及肛板的形状是幼虫分类的重要依据。幼虫在孳生场所经2次蜕皮发育为成熟的3龄幼虫后,即爬到孳生物周围疏松的土层内,虫体缩短,表皮变硬而化蛹。在夏秋季,家蝇幼虫期约为4~7天。 蛹圆筒形,长约5~8mm,棕褐色至黑色。不食不动。在夏秋季,家蝇蛹一般3~6天羽化。蛹内成虫籍额囊的膨胀和收缩,顶破蛹壳前端,形成一环状裂缝钻出。 蛹 成虫羽化1~2天后进行交配,一般一生仅交配1次,数日后雌虫产卵。家蝇一生约产卵4~6批或更多,每批百粒左右。整个生活史所需时间在30℃时为10~13天,20℃时为24~27天。成蝇寿命一般1~2个月。在越冬状态下家蝇可生活半年。 生态 1.孳生习性 根据蝇类孳生物(地)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5类。常孽生于粪便、腐肉和垃圾等污物中,生长很快,夏季约10天即能繁殖一代。蝇种不同,其孳生场所不同。对孳生物性质的要求有的蝇种较严格,而有的蝇种不太严格。 2.食性 成蝇的食性分为3类:不食蝇类口器退化,仅存遗迹,如狂蝇、皮蝇和胃蝇科蝇类;吸血蝇类以动物与人的血液为食,雌、雄性均吸血,如螫蝇属和舌蝇属的蝇种;非吸血蝇类的食性包括蜜食性(如汚蝇食花蜜)、粪食性(如腐蝇和厕蝇喜食人粪)和杂食性(如住区多种蝇类),后者以**的动植物、人和动物的食物、排泄物、分泌物和脓血等均可为食。蝇取食频繁,且边吐、边吸、边排粪,该习性在蝇类机械性传播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厕蝇 3.活动与栖息 蝇类的活动、栖息场所因种类而异。成蝇的活动常因气候条件、食物或产卵物的引诱或附近有孳生物质的大量存在而有所变动。蝇类的活动主要受温度和光照的影响,如家蝇在4~7℃仅能爬动,20℃以上才比较活跃,在30~35℃时最活跃。大多数蝇类在白天活动,夜间常栖息在白天活动的场所,如室内的天花板、电线或悬空的绳索上;室外的树枝、树叶、篱笆等处。蝇善飞翔,如家蝇每小时可飞行6~8km,通常活动范围以孳生地为中心的100~200m半经范围内活动觅食,有时可随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扩散。 4.季节消长 蝇对气候的适应性不同。不同蝇种在同一地区和同一蝇种在不同地区表现有不同的季节分布。一般可将中国蝇类分为春秋型(如巨尾阿丽蝇、夏厕蝇)、夏秋型(如大头金蝇、丝光绿蝇、黑尾黑麻蝇)、夏型(如厩螫蝇、厩腐蝇)、秋型(主要为家蝇)和寒季高峰型(如毛腹雪种蝇),其中以夏秋型和秋型蝇类与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关系最为密切。蝇类一般每年可完成7~8代,在中国南方可达10代以上。 蝇 5.越冬 蝇除卵外的各期都可越冬。越冬虫期因虫种或地区不同而异。通常厕蝇属、绿蝇属的种类以幼虫越冬者居多;厩螫蝇、金蝇、丽蝇、麻蝇等属的一些种类以蛹越冬者居多;厩腐蝇、红头丽蝇等则以成虫期越冬。而家蝇在不同地区可以不同虫期越冬。以幼虫越冬者多在孳生物底层;以蛹越冬者多数在孳生地附近的表层土壤中;成虫则在暖室、地窖、地下室等温暖隐蔽处越冬。 常见蝇种 1.家蝇(Musca domestica) 体长5~8mm,灰褐色。胸部背面有4条黑色纵纹;翅第四纵脉末端向上急弯成折角;腹部橙黄色,并具有黑色纵条。幼虫主要孳生于**的植物类、畜粪和垃圾中,成虫在温暖季节通常在室外,秋凉季节则侵入室内。全国均有分布。 家蝇 2.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 体长5~10mm,呈绿色金属光泽,中胸背板上的鬃毛发达,腋瓣上无毛。幼虫主要孳生于**的动物质中,成蝇喜在腥臭腐烂的动物质及垃圾等处活动,在繁殖盛期也常飞入住室或食品店及菜市场。全国均有分布。 3.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 体长8~11mm,躯体肥大,头宽于胸,体呈青绿色金属光泽。复眼深红色,颊为杏黄或橙黄色,腋瓣棕色有毛。幼虫常孳生在人畜粪便、禽粪、垃圾和腐肉中。成虫活动于腐烂的瓜果、蔬菜及粪便周围,在繁殖盛期也能侵入室内。几乎是全国性分布,但以长江以南数量最多。 4.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 grahami) 体长5~12mm,頬黑色,下腋瓣上有长细毛。胸部暗青灰色,中胸背板前部中央有3条短黑色纵纹,中央的1条较宽,腹部背面有深蓝色金属光泽。幼虫主要孳生在半稀人粪尿中,也可在**的动物质和垃圾中,成蝇主要在室外活动。出没在垃圾、厕所及人的食物等处。除新疆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但以降水超过500mm的地区为主。 丽蝇 5.黑尾黑麻蝇(Helicophagella melanura) 体长6~12mm,暗灰色,胸背面有3条黑色纵纹,腹部背面有黑白相间的棋盘状斑。雄蝇外生殖器呈亮黑色。幼虫孳生在人畜粪便中,成虫活动于室外,也可飞入室内。全国均有分布,但以东部地区为主。 6.厩腐蝇(Muscina stabulans) 体长6.0~9.0mm,胸部背面有4条暗黑色条纹,中央2条较明显,翅第4 纵脉末端呈弧形。腹部具或浓或淡的斑。幼虫主要孳生在人畜粪便、**植物及垃圾中。成虫见于室内外,春夏季常侵入室内。国内分布广泛,但以东北、华北和西北为主。 7.夏厕蝇(Fannia canicularis) 体长5~7mm,灰色。翅第四纵脉直,末端与第三纵脉有相当距离;腹部**,二合背板、第三、四背板有倒“T”形暗斑。幼虫孳生于人、畜粪便以及腐烂植物质中。成虫喜飞入室内盘旋飞翔。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 舍蝇 8.厩螫蝇(Stomoxys calcitrans) 体长5~8mm,暗灰色,形似家蝇,刺吸式口器,胸部背面有不清晰的4条黑色纵纹,翅第四纵脉末端呈弧形弯曲。幼虫主要孳生在禽、畜粪或**的植物质中,成虫在室外活动,刺吸人畜血液。分布于除青藏高原外的其他地区,但以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为主。 与疾病的关系 蝇除骚扰人、污染食物和吸血蝇的叮刺吸血外,更重要的是传播多种疾病和引起蝇蛆病。成蝇除在室内骚扰外,还能传染多种疾病如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结核、阿米巴痢疾和某些蠕虫病。有些蝇蛆可寄生于人体伤口或某些器官引起蝇蛆病。蝇为四害之一,应采取综合措施予以消灭。 1.传播疾病 蝇类传播疾病包括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两种方式。 ⑴机械性传播:非吸血蝇类通过蝇类体内外携带病原体以及蝇类特有的食性,将病原体传播扩散。蝇可传播痢疾、霍乱、伤寒、副伤寒、脊髓灰质炎、肝炎、肠道原虫病、肠道蠕虫病、结核病、细菌性皮炎、雅司病、沙眼和结膜炎等。吸血蝇类可实验传播脊髓灰质炎、炭疽、螺旋体病以及皮肤利什曼病等。 ⑵生物性传播:舌蝇(Glossina)(采采蝇)能传播人体锥虫病(睡眠病),其病原体为布氏甘比亚锥虫和布氏罗得西亚锥虫,该病流行于非洲。此外,冈田绕眼果蝇(Amiota okadai)是结膜吸吮线虫的中间宿主。2.蝇蛆病(myiasis) 是由双翅目昆虫的幼虫对人和脊椎动物活体的侵害。本节仅限蝇类,按临床寄生部位分可为以下类型: 大头金蝇 1)皮肤蝇蛆病:以纹皮蝇和牛皮蝇幼虫所致的病例最多。当雌蝇产卵于人的毛发或衣服上,孵出的幼虫钻入皮内,在皮下移动,停留时使该处形成疖样肿块,经几天后再继续移行,如此反复周期性出现,最后向表皮移动并开一小孔,幼虫可从小孔中逸出或被人用手挤出。人感染通常1~2条。侵犯部位以头、胸部最多。个别病例幼虫可移行到深部组织器官如胸腔、腹腔、眼、脑等。由皮蝇所致人体病例在国内已报导250余例,多为1龄幼虫,2、3龄幼虫少见。胃蝇1龄幼虫可钻入人体皮内并移行,凿成一条曲折的隧道,呈现出血性条纹状匍形疹。在隆起的末端可用针挑出虫体。国内报导由黑角胃蝇、赤尾胃蝇和肠胃蝇致人体皮肤蝇蛆病十余例。分布于美洲的人肤蝇和分布于非洲的嗜人瘤蝇,其幼虫对人的侵害与皮蝇相似,在皮肤的钻入部位形成疖样肿块,但不移行。 2)眼蝇蛆病:以狂蝇属和鼻狂蝇属的1龄幼虫所致病例最多。蝇在飞行过程直接冲撞眼部将幼虫产于眼结膜和角膜上致成急性结膜炎或角膜溃疡。国内人体眼部感染的报导有:羊狂蝇560余例;宽额鼻狂蝇170余例;紫鼻狂蝇20余例。偶见有家蝇、丝光绿蝇、纹皮蝇和牛皮蝇幼虫侵害人眼的病例。 3)胃肠道蝇蛆病:通常因人误食被蝇卵或幼虫污染的食物或饮水,或蝇在 *** 附近产卵或幼虫进入肠内所致。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食欲不振等。国内报导40余例。其蝇种有家蝇、厩腐蝇、夏厕蝇、瘤胫厕蝇以及麻蝇科、丽蝇科和胃蝇科的一些蝇种。 蛆 4)耳、鼻、咽和口腔蝇蛆病:人的感染主要是由于患病器官有臭味分泌物,可诱蝇类产卵或产幼虫而致病。国内报导20余例。致病蝇种有家蝇、厩腐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铜绿蝇、叉丽蝇、黑尾黑麻蝇、急钩亚麻蝇、羊狂蝇、黑须汚蝇和蛆症金蝇等。 5)泌尿生殖道蝇蛆病:人感染常因赤身裸体,由尿道或 *** 排泄物的臭味诱蝇产卵,孵出的幼虫进入泌尿生殖道而致病。国内报导十余例。致病蝇种有家蝇、夏厕蝇、元厕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铜绿蝇和棕尾别麻蝇等。 6)创伤蝇蛆病:由于创伤出血、伤口化脓所发出的气味诱蝇产卵或幼虫而致病。国内报导20余例。蝇种中以蛆症金蝇的病例较多。其他有家蝇、黑须汚蝇、陈氏汚蝇、丝光绿蝇、红头丽蝇和肥须亚麻蝇等。 7)吸血蝇蛆:如分布于非洲的黄尘蝇,幼虫在夜间侵袭人吸血。 防治原则 灭蝇的基本环节是搞好环境卫生,清除蝇的孳生场所。根据蝇的生态和生活习性,杀灭越冬虫态和早春**代及秋末最后一代成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敌敌畏
环境防治 采取多种方法,限制蝇的孳生,如,及时清除垃圾、粪便,生活垃圾装袋,堆肥和沼气发酵等。 物理防治 用淹杀、闷杀、捞出烫煮、堆肥等方法杀灭幼虫及蛹;用直接拍打、捕蝇笼诱捕和粘蝇纸粘捕等方法杀灭成蝇。安装纱门纱窗防蝇飞入室内。 化学防治 灭蝇常用药物有敌百虫、敌敌畏、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残杀威和灭多威等。在蝇孳生场所喷洒杀虫剂杀灭幼虫,在杀虫剂中加入昆虫生长调节剂(如蚊蝇醚、杀虫隆)可提高灭蝇效果。在成虫栖息场所可用滞留喷洒或空间喷雾,必要时两类或几类药剂混合使用,或合并使用增效剂以取得更好的灭蝇效果。将杀虫剂和家蝇信息素(诱虫烯)放入饵料中诱杀成蝇。 生物防治 套用蝇类天敌和致病生物灭蝇,如寄生蜂寄生于蝇蛹。苏云金杆菌H-9的外毒素能杀灭蝇幼虫。
成蝇的饲养管理 蝇种选择 优良蝇种是蝇蛆养殖高产的前提,必须选用高产优质蝇种。 种蝇的选用包括两层含意,一是在种类众多的种蝇中,选择哪一种蝇。对于这一点,从各个方面综合来看,以选择家蝇为宜。二是在家蝇品种品系中,选用什么家蝇品种或品系。从实现蝇蛆养殖的产业化来看,应选择繁殖力高、生活力强、处理粪便效率高、蛆得率高的蝇种。 饲料配制 现有种蝇的养殖,种蝇的饵料多采用奶粉、红糖,此外还有采用湿料的。但规模饲养,奶粉的用量不在少数。市售奶粉,每公斤价格在30元左右,但蛋白质含量通常仅为20%左右。成蝇饵料中,奶粉的成本占了80%左右。因此,降低种蝇的饵料成本,关键在于降低奶粉的成本。经过多次试验,最终采用白糖加蛆粉的种蝇饵料,这种饵料,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低。 果蝇 蝇的饲养管理
蝇蛹羽化:将已清洗、消毒并已晾干的蛹经计量后,放入羽化罐中,表面覆盖潮湿的木屑或幼虫吃过的潮湿的培养料,放入蝇笼,让它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自然羽化,经过3~4天即可羽化。当开始出现**只羽化的蝇时,即开始喂水喂食。水对成蝇的生存很重要,需要清洁的饮用水或者凉开水,倒挂并紧贴于笼顶的饮水器可减少水的污染,不必每天更换。 成蝇饲养密度:蝇笼饲养每只种蝇最佳空间为15~20立方厘米,每立方米饲养5~6万只成蝇为宜。 房养的成蝇密度:春秋季节每立方米空间可养2~3万只成蝇。夏季高温季节,以每立方米放养1~2万只成蝇为宜。
蝇群结构 蛆
控制蝇群结构:每隔7天投放1次蛹,每次投蛹数量为所需蝇群总量的1/3,这样,鲜蛆产量曲线平稳,蝇群亦相对稳定,工作量小,易于操作。 控制温度:温度以25~30℃为宜,不能低于25℃或高于30℃。饲养室温度应保持相对稳定。 控制湿度: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以50~80%为宜。 适宜的光照:家蝇白天活动,夜间休息,光亮活动,黑暗不动。适宜的光照能 *** 成蝇采食活动和产卵。成蝇适宜的光照时间以每天10~11小时为宜。
蝇卵的收集 饲养家蝇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大量的蝇蛆,而大量的蝇蛆来自于大量优质的蝇卵。成蝇在羽化后3~4天就要在笼中放入集卵碟,碟中松散地放上诱集产卵的物质。家蝇产卵多在8~15时,每天可于11时和16时各收卵1次。
中国有人肤蝇吗
中国没有人肤蝇人肤蝇特征及生活习性,主要分布在南美洲。
扩展资料人肤蝇特征及生活习性:
肤蝇又叫人肤蝇,是人体人肤蝇特征及生活习性的一种寄生虫。人肤蝇人肤蝇特征及生活习性的幼虫———蛆。当它身体前端的钩子带动它们在肌肉中穿行。它们用尾端呼吸,因此可以一头扎进食物中狂吃,简直就是一部进食机器对,身体有极其危害性的寄生虫。在中南美洲,这种人肤蝇喜欢在蚊子的身体上产卵,这样就使它的幼虫不知不觉的传递到人类宿主身上。然后它就会孵化成蛆并且开始咬出伤口进入更深的人体内部。这种蛆在人体内呆六个星期左右,它们以人肉为食并且每几分钟就会从之前挖开的通道伸出头来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一旦它肥胖起来就会爬出来并且化蛹成为一只成年人肤蝇。寄主能够遭受感染,而且通常只能由医生来剔除这些入侵者。“人肤蝇”是“肤蝇”的同义词。
人肤蝇的幼虫———蛆。当它身体前端的钩子带动它们在肌肉中穿行。它们用尾端呼吸,因此可以一头扎进食物中狂吃,对身体有极其危害性的寄生虫。
人肤蝇的蛆先由蚊子感染上,通常可在美和南美找到人肤蝇的蛆。苍蝇会抓住蚊子并哗团大将几枚卵产在它身上,然后,蚊子会找到人类,在它吸血的过程,卵会落在人身上并开始孵化。
肤蝇的繁殖是这样的,它会先找一只蚊或家蝇,将卵产在它身上,当蚊或家蝇停在牲畜或人身上,卵籍着寄主体温,在5到10秒内孵化,之后顺着毛孔钻入皮肤,在皮下靠吃结缔组或纳织为生,长到3到5厘米大,开始化蛹,最后从皮肤中掉出,而它原来居住的地方就会出现,成熟的人肤蝇母蝇会将卵运送到一个被它相中的动物身上。体温使卵孵化成蛆,蛆迅速钻入体内,在体内发育数个月后活生生地爬出来。
成年人肤蝇,体态多毛,看起来像蜜蜂,但没有触角,喜欢叮咬家畜,以及人类。而母肤蝇一般将卵附着在蚊虫、家蝇及其他昆虫上,通过他们再真正传经寄主。
这种蛆入侵松鼠、牛、猴子,甚至人类。入侵者在体内待好几个月,鲜肉把它们喂得膘肥体壮。它们顽强地盘踞在宿主体内。它们背上的刺,刺穿肌肉组织,还用钩子把自己固定在组织内。有时,这种蛆甚至可以入侵到眼睛周围柔软的肌肉,要清除它们相当困难。
事实上,人肤蝇并没有想象中的恐怖,肤蝇的幼虫在其生长过程乱竖中会分泌一些特殊的抗生素,以防止其周围的组织感染化脓,同时可以分泌抗凝血因子,使周围血液不会凝固。其生物价值十分值得肯定。
蚕蛾 螳螂 蝇 蝗虫 蜻蜓 蜚蠊是益虫还是害虫 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和坏处
先来看类目。。。然后说他们是一重还是害虫人肤蝇特征及生活习性,然后给楼主提供一些辩证材料,我们所说的益虫或是害虫都是从人类角度说的。希望你仔细看,偶也是仔兆裤塌细打出来的。
楼主所说的螳螂和蜚蠊是一种昆虫。
蜚蠊目:蟑螂,土元。世界有4000种,中国有363种
鳞翅目:蚕蛾,枯叶蛾,天蚕蛾,天蛾,夜蛾,舟蛾,毒蛾,灯蛾,弄蝶,凤蝶,粉蝶,眼蝶,灰蝶,蛱蝶。世界200000种,中国有19293种
双翅目:食蚜蝇,杆蝇,实蝇,果蝇,丽蝇,麻蝇,寄蝇,花蝇,蝇,蚋,蠓。世界有110000种,中国有11131种
蚤目:蚤。世界有3000种,中国有634种
直翅目:蝗虫,蟋蟀,树蟋,蝼蛄,螽斯,蚤蝼,菱蝗。世界有23000种,中国有纯没2361种
蜻蜓目:蜻蜓,豆娘。世界有3500种,中国有727种
-------------------------------------
看完分类,来讲一下好处坏处。先来讲益虫,也就是说此类昆虫对于人来的好处居多,坏处居少,甚至可以说的无害的。
蜻蜓:俗语常称之为螫马虫,或「魔鬼补衣针」。在日本,蜻蜓受人尊重,有本杂志『蜻蜓』专门刊载有关蜻蜓的生物学文章。是益虫,它们几乎生来就是专门捕捉害虫的,对人类生活帮助很大,不但对人的健康有好处,对农田作物的丰产,也起很大的作用。 在药用价值上补肾益精,清热解毒,止咳定喘。主治阳萎、遗精、咽喉肿痛、咳嗽喘促、百日咳等。
蜻蜓的食量也是非常惊人的。它是属于肉食类昆虫,专门把蚊子、苍蝇和其他小昆虫作为食物。一种俗称为“青头楞”的绿色大蜻蜓,一天能亳不在乎地吃掉二千只左右的蚜虫等这类小飞虫。它吃蚊子,苍蝇之类当然不在话下,此外,凡是会飞会爬的小飞蛾、小昆虫,它都欢迎。这样大量地为人类消灭害虫,叫它“益虫”是当之无愧的。
蚕蛾:不吃东西,蛹经过13~14天变成蛾,破茧而出。蚕蛾出茧后,紧接着是雌雄交尾。雌蛾身体比较肥大,运动不灵活,腹部末端有毛丝。雄蛾、雌蛾交尾、产卵后,经过几天相继死去,这主要是因为蚕蛾口器退化,不能吃任何食物,它们生活所需要的养分和能量全靠幼虫时期的积累,在交尾、产卵时几乎把体内贮存的养分全部耗尽;再则,蚕蛾体内组织的老化衰退也是它死亡的原因。
蚕蛾对于人类最大的好处的药用。属食疗同源昆虫。蚕蛾食用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被皇室视为一种珍贵补品。蚕蛾作为中药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谓之“原蚕”。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雄原蚕蛾益精气,强**,交接不倦,族圆亦止精。壮阳事,止泄精、尿血、暖水脏,治暴风、金疮、冻疮、汤火疮、灭瘢痕。蚕蛾性淫,出茧即媾,至于枯槁而已,故强阴益精用之。[2]《本草纲目》中称雄蛾为“神虫国宝”。《中药大辞典》述:“原蚕蛾[功效主治]补肝益肾,壮阳涩精。治阳痿、白浊、尿血、创伤、溃病及烫伤[3]。
体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据测定脱脂蚕蛾的蛋白质含量为69.9%,且是全质蛋白。体内还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细胞色素C、维生素B12及磷脂等。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78.6%,必须脂肪酸占43%。是集食疗、养生、保健补益于一体的药食同源佳品。
雄蚕蛾体内(g/100g食部)含水分63.2、蛋白质13.9、脂肪17.0、碳水化合物1.56、灰分4.34。其中,蚕蛾蛋白质的氨基酸含量(mg/100g食部)达14400,不但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均衡,而且比例适当,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WHO/FAO)推荐的蛋白质氨基酸记分模式[5],蚕蛾矿物质、微量元素(100g食部)含钾125mg、钠2.65mg、镁9.90mg、铁0.44mg、锰0.02mg、锌0.03mg、铜0.03mg、磷425mg、硒700mg,硒的含量经查《食品成分表》[6]也未见有一种食物超过它。
蚕蛾体内含有丰富的生物性物质,主要包括雄性激素、蜕皮激素、雌二醇、保幼激素、脑激素、胰岛素、前列腺素、环甘酸及细胞色素C等。其中,雄性激素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性功能效果显著;蜕皮激素促进细胞生长、**真皮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生命细胞和生殖细胞的作用;雌二醇临床用于卵巢功能不全或卵巢激素不足引起的各种症状,主要卵巢功能性子宫出血、原发性闭经、绝经期综合症以及前列腺癌等;保幼激素有增加免疫动脉血流量、控制特异性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防止老化的神奇功效;脑激素对中老年人有极好的保健作用,可以促进细胞生长,推迟更年期的到来,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细胞色素C是临床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新生儿假死、心肌梗塞、脑外伤、脑动脉硬化、肺炎、硅肺、肺气肿、神经麻痹、放疗白血球下降等良好的药剂。蚕蛾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烟酸、α蜕皮酮及β蜕皮酮等多种成分,对调节人体机能有极好的功效。
螳螂:亦称刀螂(注意,不是刀郎)肉食性,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分布在南美洲的个别种类还能不时攻击小鸟、蜥蜴或蛙类等小动物。螳螂有保护色,有的并有拟态,与其所处环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种害虫。由于其锋利的刀臂和肉食天性,所以他们有自相残杀的习性。
螳螂对人类最大的益处就是不杀害虫和药用价值,各种用途见下面的搜集材料:。。。。。
药用价值:中药桑螵蛸是螳螂科昆虫的卵鞘。桑螵蛸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含有7种磷脂成分。桑螵蛸有抗尿频和收敛作用。磷脂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并能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及其他细胞膜合成,桑螵蛸性味甘、咸、温、无毒,入肝、肾经。有补肾壮阳、固精缩尿之功能。主治遗尿、遗精、便频、肾虚腰痛、神经衰弱,也适用于妇女带下、经血不调等症。桑螵蛸的市场价格已经达到60-80元/千克。
除桑螵蛸以外,螳螂也可入药,即将螳螂的成虫干燥入药。螳螂有滋补强身、健肾益精、止搐定惊功能。主治体虚无力、阳痿遗精、小儿惊风抽搐、遗尿、痔疮及神经衰弱等症。临床应用主要是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生防价值:螳螂可捕食40余种害虫,如蝇、蚊、蝗、螽斯苦虫、蛾蝶类的卵、幼虫、**的蛹、成虫等小型昆虫,蝉、飞蝗等大型昆虫。
食用价值:螳螂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高蛋白质食用昆虫。
观赏价值:通过人工反季节培育,可以使人们周年欣赏到螳螂。螳螂也是建设小小动物园、野生昆虫园的良好素
材。
介绍完益虫来说害虫,蝗虫和蝇。
蝇总是和传播细菌诱导疾病分不开。而蝗虫,由于喜欢吃肥厚的叶子,常常是人类庄稼地里的杀手。
蝇的内容比较恶心,我还是先介绍蝗虫吧。。。
蝗虫(grasshopper)又名“蚱蜢”、“草螟”、“ 蚱蚂”、“ 蚂蚱”。
食性:喜欢吃肥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菜等。
变态:不完全变态。
交尾后的雌蝗虫把产卵管插入 10cm 深的土中,再产下约50粒的卵。
产卵时,雌虫会分泌白色的物质形成圆筒形栓状物,然后再把卵粒产下。
刚由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
蝗虫的成虫及幼虫均能以其发达的咀嚼式口器嚼食植物的茎、叶。他们产量惊人,选择湿润地域大量产卵,祸害庄稼也是集体行动。
蝗虫产卵场所大都是湿润的河岸、湖滨及山麓和田埂。每30~60个卵成一块。从卵中孵出而未成熟的蝗虫叫“蝻”,需蜕5次皮才能发育为成虫。雨过天晴,可促使虫卵大量孵化。蝗虫还具有惊人的飞翔能力,可连续飞行1~3天。蝗虫飞过时,群蝗振翅的声音响得惊人,就像海洋中的暴风呼啸。
不知楼主见过关于蝗虫的记录面没有,蝗虫作为害虫,最大的害处莫过于对庄稼的吞噬人肤蝇特征及生活习性了。
但是它也有药用和食用价值。
蚂蚱为药食两用昆虫,卵生,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据统计,蝗科共有859种蚂蚱,能入药供食用的主要有两种,即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蚂蚱,这两种蚂蚱营养丰富,肉质松软、鲜嫩,味美如虾,据《飞蝗之研究》和《飞蝗的饲料价值》等书介绍,蚂蚱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并含有维生素A、B、C和磷、钙、铁、锌、锰等微量元素,蚂蚱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是治病良药,有暖胃肋阳,健脾消食,祛风止咳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蚂蚱单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平喘、痧胀、鸬鹚瘟,冻疮,气管炎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等。可以十只煎汤服,或炒存性研末服,五只/次,冻疮炒存性研末调香油涂患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类餐桌上已由鸡鸭鱼肉等传统型转为绿色野味型,蝗虫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如虾,在香港等地具有“飞虾”的美称,是各国人民的喜食佳品,在美国还举行“昆虫宴”招待贵宾,其中就有蝗虫。据报导,有些肥胖和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目前多趋于食用昆虫,意欲达到减肥祛病之目的。随之而来的有些国家和地区都相应的兴起昆虫食品。用昆虫做菜,或制成罐头、饼干、雪糕等食品,十分畅销。
但是如果作为发展其药用食用价值加以养殖的话,一定要注意管理,否则就是一大隐患。养殖户如果不想对蝗虫进行养殖,要进行最后一次的灭绝措施。必须在蝗虫没有交配前将其全部出售,或用农药杀死,不得让其在养殖棚内产卵,这样的措施才能保证根除以后的潜在危害,利于养殖蝗虫产业的健康发展。
蝇分很多种,根据其习性,食性,栖息场所等等,我们定义其为一大害虫。
如果有什么益处的话,根据我的理解就是发展了灭蝇制品产业,蚊香,灭害灵。。。。粘蝇纸。。灭蝇药水。。等等。。。。
蝇为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期。多数种类产卵,有些种类(如狂蝇、舌蝇、多数麻蝇等)直接产幼虫。
卵 香蕉形,长约lmm,乳白色。常数十至数百粒堆积成块。在夏季,卵产出后1天即可孵化。
【生态】
1.孳生习性 根据蝇类孳生物(地)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5类。即人粪类、畜禽粪类、**的动物质类、**的植物质类和垃圾类。蝇种不同,其孳生场所不同。对孳生物性质的要求有的蝇种较严格,而有的蝇种不太严格。
2.食性 成蝇的食性分为3类:不食蝇类口器退化,仅存遗迹,如狂蝇、皮蝇和胃蝇科蝇类;吸血蝇类以动物与人的血液为食,雌、雄性均吸血,如螫蝇属和舌蝇属的蝇种;非吸血蝇类的食性包括蜜食性(如汚蝇食花蜜)、粪食性(如腐蝇和厕蝇喜食人粪)和杂食性(如住区多种蝇类),后者以**的动植物、人和动物的食物、排泄物、分泌物和脓血等均可为食。蝇取食频繁,且边吐、边吸、边排粪,该习性在蝇类机械性传播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活动与栖息 蝇类的活动、栖息场所因种类而异。成蝇的活动常因气候条件、食物或产卵物的引诱或附近有孳生物质的大量存在而有所变动。蝇类的活动主要受温度和光照的影响,如家蝇在4~7ºC仅能爬动,20ºC以上才比较活跃,在30~35ºC时最活跃。大多数蝇类在白天活动,夜间常栖息在白天活动的场所,如室内的天花板、电线或悬空的绳索上;室外的树枝、树叶、篱笆等处。蝇善飞翔,如家蝇每小时可飞行6~8km,通常活动范围以孳生地为中心的100~200m半经范围内活动觅食,有时可随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扩散。
4.季节消长 蝇对气候的适应性不同。不同蝇种在同一地区和同一蝇种在不同地区表现有不同的季节分布。一般可将我国蝇类分为春秋型(如巨尾阿丽蝇、夏厕蝇)、夏秋型(如大头金蝇、丝光绿蝇、黑尾黑麻蝇)、夏型(如厩螫蝇、厩腐蝇)、秋型(主要为家蝇)和寒季高峰型(如毛腹雪种蝇),其中以夏秋型和秋型蝇类与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关系最为密切。蝇类一般每年可完成7~8代,在我国南方可达10代以上。
5.越冬 蝇除卵外的各期都可越冬。越冬虫期因虫种或地区不同而异。通常厕蝇属、绿蝇属的种类以幼虫越冬者居多;厩螫蝇、金蝇、丽蝇、麻蝇等属的一些种类以蛹越冬者居多;厩腐蝇、红头丽蝇等则以成虫期越冬。而家蝇在不同地区可以不同虫期越冬。以幼虫越冬者多在孳生物底层;以蛹越冬者多数在孳生地附近的表层土壤中;成虫则在暖室、地窖、地下室等温暖隐蔽处越冬。
【常见蝇种】
1.家蝇(Musca domestica) 体长5~8mm,灰褐色。胸部背面有4条黑色纵纹;翅第四纵脉末端向上急弯成折角;腹部橙黄色,并具有黑色纵条。幼虫主要孳生于**的植物类、畜粪和垃圾中,成虫在温暖季节通常在室外,秋凉季节则侵入室内。全国均有分布。
2.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 体长5~lOmm,呈绿色金属光泽,中胸背板上的鬃毛发达,腋瓣上无毛。幼虫主要孳生于**的动物质中,成蝇喜在腥臭腐烂的动物质及垃圾等处活动,在繁殖盛期也常飞入住室或食品店及菜市场。全国均有分布。
3.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 体长8~11mm,躯体肥大,头宽于胸,体呈青绿色金属光泽。复眼深红色,颊为杏黄或橙黄色,腋瓣棕色有毛。幼虫常孳生在人畜粪便、禽粪、垃圾和腐肉中。成虫活动于腐烂的瓜果、蔬菜及粪便周围,在繁殖盛期也能侵入室内。几乎是全国性分布,但以长江以南数量最多。
4.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 grahami) 体长5~12mm,頬黑色,下腋瓣上有长细毛。胸部暗青灰色,中胸背板前部中央有3条短黑色纵纹,中央的1条较宽,腹部背面有深蓝色金属光泽。幼虫主要孳生在半稀人粪尿中,也可在**的动物质和垃圾中,成蝇主要在室外活动。出没在垃圾、厕所及人的食物等处。除新疆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但以降水超过500mm的地区为主。
5.黑尾黑麻蝇(Helicophagella melanura) 体长6~12mm,暗灰色,胸背面有3条黑色纵纹,腹部背面有黑白相间的棋盘状斑。雄蝇外生殖器呈亮黑色。幼虫孳生在人畜粪便中,成虫活动于室外,也可飞入室内。全国均有分布,但以东部地区为主。
6.厩腐蝇(Muscina stabulans) 体长6.0~9.0mm, 胸部背面有4条暗黑色条纹,中央2条较明显,翅第4 纵脉末端呈弧形。腹部具或浓或淡的斑。幼虫主要孳生在人畜粪便、**植物及垃圾中。成虫见于室内外,春夏季常侵入室内。国内分布广泛,但以东北、华北和西北为主。
7.夏厕蝇(Fannia canicularis) 体长5~7mm,灰色。翅第四纵脉直,末端与第三纵脉有相当距离;腹部**,二合背板、第三、四背板有倒“T”形暗斑。幼虫孳生于人、畜粪便以及腐烂植物质中。成虫喜飞入室内盘旋飞翔。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
8.厩螫蝇(Stomoxys calcitrans) 体长5~8mm,暗灰色,形似家蝇,刺吸式口器,胸部背面有不清晰的4条黑色纵纹,翅第四纵脉末端呈弧形弯曲。幼虫主要孳生在禽、畜粪或**的植物质中,成虫在室外活动,刺吸人畜血液。分布于除青藏高原外的其他地区,但以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为主。
【与疾病的关系】 蝇除骚扰人、污染食物和吸血蝇的叮刺吸血外,更重要的是传播多种疾病和引起蝇蛆病。
1.传播疾病 蝇类传播疾病包括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两种方式。
(1)机械性传播: 非吸血蝇类通过蝇类体内外携带病原体以及蝇类特有的食性,将病原体传播扩散。蝇可传播痢疾、霍乱、伤寒、副伤寒、脊髓灰质炎、肝炎、肠道原虫病、肠道蠕虫病、结核病、细菌性皮炎、雅司病、沙眼和结膜炎等。吸血蝇类可实验传播脊髓灰质炎、炭疽、螺旋体病以及皮肤利什曼病等。
(2)生物性传播: 舌蝇(Glossina)(采采蝇)能传播人体锥虫病(睡眠病),其病原体为布氏冈比亚锥虫和布氏罗得西亚锥虫,该病流行于非洲。此外,冈田绕眼果蝇(Amiota okadai)是结膜吸吮线虫的中间宿主。
2.蝇蛆病(myiasis) 是由双翅目昆虫的幼虫对人和脊椎动物活体的侵害。本节仅限蝇类,按临床寄生部位分可为以下类型:
1)皮肤蝇蛆病: 以纹皮蝇和牛皮蝇幼虫所致的病例最多。当雌蝇产卵于人的毛发或衣服上,孵出的幼虫钻入皮内,在皮下移动,停留时使该处形成疖样肿块,经几天后再继续移行,如此反复周期性出现,最后向表皮移动并开一小孔,幼虫可从小孔中逸出或被人用手挤出。人感染通常1~2条。侵犯部位以头、胸部最多。个别病例幼虫可移行到深部组织器官如胸腔、腹腔、眼、脑等。由皮蝇所致人体病例在国内已报道250余例,多为1龄幼虫,2、3龄幼虫少见。胃蝇1龄幼虫可钻入人体皮内并移行,凿成一条曲折的隧道,呈现出血性条纹状匍形疹。在隆起的末端可用针挑出虫体。国内报道由黑角胃蝇、赤尾胃蝇和肠胃蝇致人体皮肤蝇蛆病十余例。分布于美洲的人肤蝇和分布于非洲的嗜人瘤蝇,其幼虫对人的侵害与皮蝇相似,在皮肤的钻入部位形成疖样肿块,但不移行。
2)眼蝇蛆病: 以狂蝇属和鼻狂蝇属的1龄幼虫所致病例最多。蝇在飞行过程直接冲撞眼部将幼虫产于眼结膜和角膜上致成急性结膜炎或角膜溃疡。国内人体眼部感染的报道有:羊狂蝇560余例;宽额鼻狂蝇170余例;紫鼻狂蝇20余例。偶见有家蝇、丝光绿蝇、纹皮蝇和牛皮蝇幼虫侵害人眼的病例。
3)胃肠道蝇蛆病: 通常因人误食被蝇卵或幼虫污染的食物或饮水,或蝇在**附近产卵或幼虫进入肠内所致。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食欲不振等。国内报道40余例。其蝇种有家蝇、厩腐蝇、夏厕蝇、瘤胫厕蝇以及麻蝇科、丽蝇科和胃蝇科的一些蝇种。
4)耳、鼻、咽和口腔蝇蛆病: 人的感染主要是由于患病器官有臭味分泌物,可诱蝇类产卵或产幼虫而致病。国内报道20余例。致病蝇种有家蝇、厩腐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铜绿蝇、叉丽蝇、黑尾黑麻蝇、急钩亚麻蝇、羊狂蝇、黑须汚蝇和蛆症金蝇等。
5)泌尿生殖道蝇蛆病: 人感染常因赤身裸体,由尿道或**排泄物的臭味诱蝇产卵,孵出的幼虫进入泌尿生殖道而致病。国内报道十余例。致病蝇种有家蝇、夏厕蝇、元厕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铜绿蝇和棕尾别麻蝇等。
6)创伤蝇蛆病: 由于创伤出血、伤口化脓所发出的气味诱蝇产卵或幼虫而致病。国内报道20余例。蝇种中以蛆症金蝇的病例较多。其他有家蝇、黑须汚蝇、陈氏汚蝇、丝光绿蝇、红头丽蝇和肥须亚麻蝇等。
7)吸血蝇蛆: 如分布于非洲的黄尘蝇,幼虫在夜间侵袭人吸血。
【防制原则】 灭蝇的基本环节是搞好环境卫生,清除蝇的孳生场所。根据蝇的生态和生活习性,杀灭越冬虫态和早春**代及秋末最后一代成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环境防制 采取多种方法,限制蝇的孳生,如,及时清除垃圾、粪便,生活垃圾装袋,堆肥和沼气发酵等。
2.物理防制 用淹杀、闷杀、捞出烫煮、堆肥等方法杀灭幼虫及蛹;用直接拍打、捕蝇笼诱捕和粘蝇纸粘捕等方法杀灭成蝇。安装纱门纱窗防蝇飞入室内。
3.化学防制 灭蝇常用药物有敌百虫、敌敌畏、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残杀威和灭多威等。在蝇孳生场所喷洒杀虫剂杀灭幼虫,在杀虫剂中加入昆虫生长调节剂(如蚊蝇醚、杀虫隆)可提高灭蝇效果。在成虫栖息场所可用滞留喷洒或空间喷雾,必要时两类或几类药剂混合使用,或合并使用增效剂以取得更好的灭蝇效果。将杀虫剂和家蝇信息素(诱虫烯)放入饵料中诱杀成蝇。
4.生物防制 应用蝇类天敌和致病生物灭蝇,如寄生蜂寄生于蝇蛹。苏云金杆菌H-9的外毒素能杀灭蝇幼虫。
哎呀呀,蝇这段整理完我都要昏厥了。。。。
蝇的衍生物,例如蝇蛆等也有药用价值,但是我们所说的药用价值是指人工养殖的产物。否则此类昆虫所携带的病菌足以令人大跌眼镜。
楼主慢慢看。。。。。。。有问题发消息给我。
C U。
人肤蝇在中国有没有分布?
人肤蝇在中国没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
1、什么是人肤蝇人肤蝇特征及生活习性:
人肤蝇也被称作皮肤蝇,是人体的一种寄生虫。人肤蝇是苍蝇家族的一个分支,它们的幼虫偏爱人类肉体。
在中南美洲,这种人悄厅肤蝇喜欢在蚊子的身体上产卵,这轮梁样就使它的幼虫不知不觉的传递到人类宿主身上。
然后它就会孵化成蛆并且开始咬出伤口进入更深的人体内部。这种蛆在人体内呆六个星期左右,它们以人肉为食并且每几分钟就会从之前挖开的通道伸出头来呼吸一些新鲜空气。
一旦它肥胖起来就会爬出来并且化蛹成为一只成年人肤蝇。寄主能够遭受感染,而且通常只能由医生来剔除这些入侵者。
2、形成过程人肤蝇特征及生活习性:
人肤蝇的蛆先由蚊子感染上,通常可在北美和南美找到人肤蝇的蛆。苍蝇会抓住蚊子并将几枚卵产在它身上,然后,蚊子会找到人类,在它吸血的过程,卵会落在启桐隐人身上并开始孵化。
3、危害:
这种蛆入侵松鼠、牛、猴子,甚至人类。入侵者在体内待好几个月,鲜肉把它们喂得膘肥体壮。它们顽强地盘踞在宿主体内。它们背上的刺,刺穿肌肉组织,还用钩子把自己固定在组织内。有时,这种蛆甚至可以入侵到眼睛周围柔软的肌肉,要清除它们相当困难。
人肤蝇怎么治
为了呼吸人肤蝇会在皮肤表层造个“窟念祥橡窿”有时幼虫甚至会从窟窿里探出头来呼吸新鲜空气。
该蛆生存有两个条件:一是食物环境,二是氧气。切断氧气是最有效可行的办法,当人或畜受到该蛆侵入体内危害时,涂厚厚一层凡士林(#推荐)或贴紧胶带 覆盖住伤口,能让它缺少氧气主动爬出来。
公认最佳处理方法:用油脂或蜡质盖住伤口,待幼虫伸出时,再封住其尾部呼吸孔令其收起倒钩,然后用镊子***,因其自行分泌的抗生素,不必担心感染,只要及时处理好留下的伤口就好。
这种虫子有点智慧,身上一层一层带有钩子,感到危机会钻回去更深,所以**是让它没氧气窒息先,它感到窒息时会拼命往伤口出处爬,等它窒息或差不多,就可以在伤口处拔它出来。
注意:千万不要试图将人肤蝇强行从肉里挤出来因为一圈一圈的毛刺会死死的抓住人类的肌肤,一旦用力过猛,不小心把幼虫弄死了,残留的尸体反而会造成感染,危及性命,即使成功移出,倒刺也会导仔旁致伤口大量出血。
所以一般来说,除了手术摘除,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幼虫自然成熟,脱落。
习性
成年肤蝇宴清,体表多毛,看起来像蜜蜂,但没有触角,叮咬家畜及人类。而母肤蝇一般将卵附着在蚊虫、家蝇及其他昆虫上,通过他们再真正传经寄主。
危害
这种蛆入侵松鼠、牛、猴子,甚至人类。入侵者在体内待8周左右,鲜肉把它们喂得膘肥体壮。它们顽强地盘踞在宿主体内。
它们背上的刺,刺穿肌肉组织,会使用一圈一圈的毛刺把自己固定在组织内。有时,这种蛆甚至可以入侵到眼睛周围柔软的肌肉,要清除它们相当困难。中国国内发生案例较少。
人肤蝇的小幼虫在孵化期间在身体里“该吃吃该喝喝”除了会造成心理障碍对人的健康并无大碍,当然了,如果寄生在眼睛等危险部位就另当别论。
关于人肤蝇特征及生活习性和人肤蝇患者背后图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