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泉州中秋习俗?
拜月娘妈 拜月一般是妇女的活动。泉州将月亮称为月娘妈泉州民俗文化,表示对月亮十分崇拜。旧时到了中秋之夜,民间妇女有拜月习俗。几乎家家户户摆香案于庭院天井中,陈列时令瓜果和月饼,**祭拜月娘妈,焚香祈祝,祈求称心如愿。
拜月娘妈,泉州人将月亮称为“月娘妈”,表示对月亮十分崇拜。旧时到了中秋之夜,民间妇女有拜月习俗。几乎家家户户摆香案于庭院天井中,陈列时令瓜果和月饼,**祭拜月娘妈,焚香祈祝,祈求称心如愿。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福建风物志》记载:在泉州一带,中秋节有“夺状元饼”的习俗。 在台湾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一些城乡以及台湾离岛金门县,至今还流行中秋博状元饼的习俗。
福建中秋习俗有烧塔、拜月等。在福建,塔与中秋节关系密切,不亚于闽南一带的“博饼”风俗。福州地区有砌塔、烧塔、排塔泉州民俗文化;闽南的泉州、厦门、龙海一带有造塔、烧“塔仔”;南平、崇安、邵武等地也有烧塔。
笋江泛月诗意浓 古代泉州人有中秋月夜结伴坐船游笋江的习俗,称为“笋江泛月”。泉州海交馆李玉昆研究员介绍,台湾各地中秋夜“士子递为燕饮赏月”,即大家欢聚一起饮酒赏月。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福建风物志》记载:在厦门、金门一带,及泉州、漳州部分地区,中秋节有夺状元饼的习俗。在台湾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一些城乡,至今还流行中秋博状元饼的习俗。
泉州风俗传统文化是什么?
饮食文化 泉州人的饮食文化主要形成于唐宋时期,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辅以甘薯(地瓜)、麦类,有早茶晚酒的饮食习俗。
泉州传统文化如下:宗教 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
拍胸舞 拍胸舞是泉州民间舞蹈的一大特色。拍胸舞表演者人数不拘,但都是体魄强壮的男子汉,头上戴着圆形革箍,上身**,腰系彩带,随着《风打梨》、《三千两金》等伴奏曲的慢、中、快三种节奏和舞步阵式跳路表演。
佛生日:佛生日是闽南一带特有的传统民间节日,有“第二春节”之称。作为一种独特民俗,在闽南一带,世代沿袭。特别是在泉州地区一带尤为重视。每年的佛生日,都要唱戏,一般唱三天左右的戏。
泉州元宵节风俗
1、泉州元宵还有“敬公”(祭祖)、“听香”等祈福习俗泉州民俗文化,“听香”者一般为妇女泉州民俗文化,她们手持点燃的香,倾听别人不经意的话,借以预卜吉凶。
2、泉州元宵节习俗泉州民俗文化:元宵节的一大早,煮上一锅早早地准备好了的元宵丸,全家围坐一起吃。元宵节吃元宵丸,取其圆形,寓有全家人团圆、吉利、美满之意。此食俗始于宋代。
3、吃元宵 清晨,以元宵供祀祖先、神明(包括灶君、土地等家神),谓之祭春,并做家人早餐,以兆一年圆满吉庆。元宵节前后,若有亲友来访,也常以元宵待客。
4、泉州元宵花灯习俗包括挂灯、送灯、观灯(赏灯)、点灯、游灯,古代还有抢灯。元宵前夕,家家户户在厅堂或门口挂花灯。有新嫁女的人家,给亲家送红、白莲花灯和“观音送子灯”。元宵夜,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
5、福建元宵节的风俗有:福州 从春节至元宵前夕,福州民间有送灯和甘蔗的习俗。对出嫁之女,娘家例必送灯,“灯”与“丁”谐音,取添丁之意。甘蔗意味幸福生活节节高。
6、闽南元宵节风俗有吃灯宴、乞丁、钻灯脚等。吃灯宴亦称“办丁”、“请丁酒”,闽南多数地方都有的元宵节习俗。
泉州有哪些尊老的风俗?
1、在泉州,六七十岁的女性老人头上带花的原因是因为这是一种传统风俗,代表着她们的婚姻美满和家庭幸福。这种花环或花球主要由鲜花和文玩串联而成,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形象化的含义,同时也是当地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2、五月节也就是端午节,泉州也十分红火,“龙舟竞渡”、“采莲”习俗,蔚为壮观。泉州人过中秋节的热闹程度仅次于元宵节,明月当空,家人团聚赏月、吃饼或搏“状元”饼。
3、泉州过年的风俗有如下: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在清朝之前,民间传统的小年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
泉州民俗文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泉州民俗文化活动、泉州民俗文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